政务公开 > 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规划计划

巴中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10-27 17:24

(2022年1月6日在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夕谦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执行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计划执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742.51亿元、同比增长3.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1亿元、同比增长0.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989元、15962元,同比增长8.8%、10.6%。

——城镇登记失业率3.49%,城镇新增就业3.55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1年,全市金融存贷款、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用电量、城镇新增就业等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关联性指标稳步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调、防、提、创”四字策略,将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目标设定为保持在合理区间,防范化解长期累积的经济社会风险,虽然个别经济指标增速与国省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对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打基础、利长远的作用。通过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各项指标基本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加速起势。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发展规划编制、文旅资源整合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质增效,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南江县、通江县成功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平昌县入列“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全年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亿元。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胡婆婆食品成功纳入全省100户“贡嘎培优”计划榜单,远鸿小角楼入选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启动江口醇“川东北醇和型白酒产区酿酒基地联盟”计划。新增种植道地药材4.5万亩,建成道地药材良种良繁基地5个,新建市星级中医药现代产业园区基地3个,建成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场所62处,新培育市级及以上中医药重点龙头企业6家。新布天然气勘探井13口,南江、通江、平昌测风方案获省能源局批复,南江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发展规划储备名单,积极推进意科碳素公司与四川能投集团合作共建负极材料项目。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全市粮食播面511.2万亩、产量195.8万吨,全年生猪出栏333.27万头、存栏230万头以上。新(补)植茶叶基地2.1万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2万亩。重点项目有序推进。11个省重项目完成投资82.2亿元,投资完成率133.7%;70个挂牌项目完成投资378.7亿元,投资完成率126.2%;30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3.6亿元,投资完成率123.1%。消费持续复苏向好。深入落实促消费“十六条措施”,举办市第十九、二十届汽车博览会和“秦巴山区美食周”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西洽会、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等促销活动110场次,累计参展企业762家次,销售金额4.55亿元。

2.基础设施加速建设

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成型。巴中恩阳机场已开通16个城市航线。汉巴南铁路巴中段站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0.5亿元。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形成通车能力,苍巴高速加快推进。S408线鹿角垭隧道和S303线江口至青云段开工建设,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等12个国省道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804.3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136.8公里。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红鱼洞水库下闸蓄水,黄石盘水库枢纽工程基本完工,江家口水库主体工程全面启动。湾潭河水库枢纽开展蓄水验收,二郎庙、双桥等中型水库正加快竣工验收。城乡一体化供水、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快建设。能源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1座,在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完成巴中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扩建工程。城镇燃气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5G基站1179个,布局建设充电桩53个,投运联通信创云210U,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3.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体系“三化”建设加快推进,创新推行“巴中跑团”无偿代办机制,“全程网办”率达99.45%,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比法定时限提速92.3%。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111位。巴中成功纳入全国跨层级跨部门公共数据资源治理首席数据官制度改革范围。深化市属国企改革,组建巴中发展控股集团,形成“1+3+N”市属国有企业框架体系。市与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支出标准化管理改革全面启动。创新驱动能力巩固提升。出台鼓励支持创新的两个“十条措施”,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8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备案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4家众创空间备案为省级众创空间,巴山牧业参研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融入国省重大战略。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与重庆市江北区、北碚区和成都天府新区合作事项,认真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三个十大”落地见效。对外合作成果丰硕。与上海市松江区、湖北省随州市、浙江省丽水市、金华市、河南省信阳市等地建立友好城市(战略合作)关系,与四川能投集团、五粮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强。出台《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十条措施》,实施招商引资增量行动,新引进产业项目277个,投资总额376.43亿元。全年到位资金289.14亿元。

5.城乡建设加快推进

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5个、棚户区6611户,建设城市公园4个。巴河城区段生态修复、巴人广场片区夜经济街区、廊桥至大佛寺健身步道、巴城污水管网检测及GIS系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巴中光正实验学校(二期)、市体育中心完工投用,市传染病医院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沙溪、化成等10个镇入列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镇。平昌驷马液化天然气特色小镇获得“省级首批特色小镇”称号。乡村建设行动加速推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3万户、土坯房改造3.07万户。启动培育创建15个“三农工作综合示范片”,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推进“美丽巴中·宜居乡村”建设。通江县成功入选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恩阳区下八庙镇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南江县长赤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平昌县土兴镇铁城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评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6个国控断面和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第一轮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均达到时序要求。国土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6.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有力有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40项创建指标全面达标。通江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州区获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命名。巴中市全域纳入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7.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常态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稳定消除返贫风险3187户9366人。通江县、平昌县成功申报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74个村列为省级重点帮扶村。全面落实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协议,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抽查)考核评估。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深入实施省定30件民生实事和市自选20件民生事项,全市民生支出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返岗复工、就业创业和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获国省通报表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8%、98.4%,保障城乡低保15.71万户32.99万人,医疗救助特殊困难人员5.71万人次。建成4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个儿童福利院、1个殡仪馆。“米袋子”“菜篮子”保障有力,物价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扎实开展“双减”工作,取缔、关停培训机构50余家。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撤销学校(校点)393所、合并调整20所,完成改(扩)建学校(校点)90个,新增学位5000余个。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成医联(共)体16个,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超过430场次,《小军号》《我的两万个兄弟》入选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目录。平昌县龙岗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8.安全底线织密筑牢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市连续74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出台《巴中市应急指挥与处置管理办法》,编修暴雨洪涝巨灾及各类应急预案36个,首座气象雷达投入试运行。累计应对16轮区域性强降雨,成功避险14起地质灾害。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社会治安等领域风险管控全面加强,189个楼盘遗留问题妥善解决、7.21万户达到领证条件。新冠疫情防控有力。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全年未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累计建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29家,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252个,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90万剂次。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性影响,我们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发展质量总体不高、主导产业量小质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将牢牢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21年落实市人大决议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

始终把落实市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作为重大责任、重点任务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决议和审议意见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事项,并逐项落实到市级部门和县(区),扎实推动市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落地落实。一是狠抓重大规划实施。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全市18个重点专项规划、12个一般专项规划陆续出台实施。二是狠抓重大政策争取。巴中成功入列四川唯一、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巴中72个(类)重大项目纳入国省相关规划。三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运用 “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红黑榜”考核机制,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储备项目加快前期工作,以项目投资的扎实成效促进巴中老区振兴发展。四是狠抓重大改革落实。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财税改革、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切实增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办理质量提升上狠下功夫,在办理成果转化上更加注重实效,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A类建议39件、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B类建议19件、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C类建议2件,做到了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2021年全市政务系统办理的60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注重将“有益之言”转化为“有用之策”,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难点问题,统筹解决产业培育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人民代表的监督指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总体要求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实事求是贯穿经济工作始终,落实“稳、防、提、创”四字策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大力度优化供给扩大内需,更大力度改革创新促进开放,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保障安全,推动经济保持合理增速,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总体要求,本着尊重经济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分析我市的经济走势和发展态势,统筹考虑全市的发展潜力,并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提出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合理增速。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5%、4.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5%、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CPI、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5%、5.5%以内,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1.全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实施稳增长政策措施。准确把握中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省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发挥四川唯一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优势,争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投融资、优势产业发展等领域试点示范政策。对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省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领域,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用好中央、省转移支付和直达资金。制定落实“1+N”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各类政策形成系统集成效应。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恢复发展。着力稳定企业资金链,引导全市银行机构新增信贷150亿元以上,投放银政战略合作协议金额400亿元以上。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开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加快清理兑现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及时兑现“支持创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激励奖补政策。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坚持月研判、季分析,持续开展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完善“1+3”主导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县(区)分行业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细化分解下达主要目标任务,及时研究解决突出困难问题。强化协调服务,统筹高效做好能源、原材料调节。加强价格监测预警调控,做好粮食、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2.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极

全力推进巴中经开区二次创业。大力推进“一区三中心”建设,对标对表缩小指标差距,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加快推进巴中经开区调位工作,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等园区纳入托管范围。培育壮大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支柱产业,引进产业项目15个以上、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现有专业园区,高标准建设金华—自贡—巴中工业协作示范园。积极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

高效推动文旅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文旅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成新区“十四五”发展和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策划、概念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完成康养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规划布局。持续提升“梦境光雾山”品质。加快推进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规划积极招大引强,实施一批文旅康养重大产业项目。

3.深入挖掘投资消费潜力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红黑榜”考核机制,加快推进11个省重项目、206个市重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线下工程,加大广巴达铁路扩能改造、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成巴安铁路项目争取力度,加快推进南江、通江、平昌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镇广高速通江至广安段、苍巴高速,加快推进镇广高速川陕界至王坪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米仓大道等14个普通国省干线续建项目,建成G542巴中兴文至文村坝等3个国省干线项目,力争开工建设S204线山花顶隧道及引道工程等4个普通国省干线项目。加快南苍盐高速、平仪高速、枣林经化成至涪阳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建制村畅通工程36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完成红鱼洞水库枢纽竣工验收,完成黄石盘水库蓄水验收、江家口水库导流洞建设,开工建设红鱼洞水库下余的47公里灌渠、青峪口水库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天星桥、双桥、二郎庙、牛角坑、湾潭河5座中型水库竣工验收,完成化成水库和3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高桥、兰草2座大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青龙嘴、官房沟2座中型水库可研批复。实施南江县、通江县集中供水工程,启动巴州区、恩阳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建设。竣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2个、开工建设1个,推动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华能燃机一期前期工作,新建CNG(LNG)站5座。新建5G基站500个,扩容升级智慧巴中云。

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结合节日消费热点,因地制宜开展大型促销活动,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支持传统商业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市外市场,依托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三大活动”搭建销售平台,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西洽会等市场拓展活动,引导“巴中产”“巴中造”商品进入成渝等大中城市商圈、批发市场,进一步提升巴中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推动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培育“1+3”主导产业。落实“六个一”要求,集群成链推动“1+3”主导产业发展。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全力创建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南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江县入选天府旅游名县、恩阳区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建设,实现旅游收入380亿元。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0%以上。开工建设中国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高端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力争开工中科乐美超微细钙、华油中蓝二期,加快推进南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动建丰林业投产达效。加强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建设良种良繁基地5个,建成市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地5个,加快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抓好重点示范园区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巴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支持恩阳工业园、通江工业园、南江东榆工业园等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做大做强。

加快推动县(区)“1+1”产业布局。巴州区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建成义巴国际商品城等重大项目,开通义巴物流专线、建成一体化仓配中心,竣工投产秦岭药业中药材加工等重大项目。恩阳区着力发展食品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启动恩阳工业园二期、胡婆婆食品二期等项目,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15家以上。南江县着力发展文旅康养和种养循环产业,争创断渠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长赤、正直2个国省乡村旅游镇和光雾山镇天府旅游名镇,创成南江黄羊+金银花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江县重点发展文旅康养、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全力创建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动通江银耳、青峪猪等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平昌县着力发展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产业,推进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全面竣工投产,全面建成食品集中加工区融链食品现代化产业园,积极承接汽摩等机械制造沿链配套产业项目。

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智慧巴中”建设,推动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开展两化融合试点,打造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积极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软件服务类企业5家,企业上云50家以上。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500座,实现城区、乡镇、重要景点、重要场所5G网络连续覆盖。实施农村通信提升工程,新建4G基站46座。

5.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市与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国有土地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支出标准化管理改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健全“信用+风险”新型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工作,加快建设巴中地方银行。完善“1+3+N”市属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推行市属国企职业经理人试点,深化市属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完成巴中发展控股集团AA+信用评级。进一步完善“巴中跑团”“政务服务+邮政”工作机制,大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加快建成巴中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扎实做好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整市推进试点。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0项以上,力争新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0家以上,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加快建设秦巴山区特色畜禽健康养殖与山地种养结合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各县(区)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15%。建设院士专家康养院、创新园和试验田,建立市领导挂联院士专家长效机制。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全面落实“投资促进提升年”部署,围绕全市“1+3”和县(区)“1+1”产业定位,突出龙头招引、沿链对接、集群打造,切实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量。市级部门每季度更新一次行业信息和目标企业推荐清单,县(区)主要负责人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2次,市政府驻外机构协助县(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每年不少于5个,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分别落地投资额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至少2个,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文旅新区分别落地投资额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至少2个,且与“1+1”产业布局匹配度、园区落地率均不低于70%。深化与浙江省金华市、重庆市北碚区、上海市松江区等友好城市合作,深入推进与四川能投集团、五粮液集团等企业开展企地合作,接续推动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市际合作协议、一体化事项落地见效。办好巴人文化艺术节、诺水河国际溶洞节、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光雾山冰雪节、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等节会。

扎实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立足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实施营商环境指标提升攻坚行动。以政府带头讲诚信带动社会讲诚信,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完善信用监管和运用。持续深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全面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秩序。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办事环节、证明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五个最大限度减少”,在放宽准入、优化服务、数据共享和规范监管执法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6.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落实“防返贫基金”“防贫保”和临时救助措施,实施“1+N”配套政策,构建“社会+市场+政策”三联保障防护墙,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深入推进15个“三农工作综合示范片”建设,积极争取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帮扶支持。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3448户、老旧小区172个3.2万户,整治背街小巷16条。启动巴恩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改造提升巴中西出口至西华山隧道连接线。建成巴城北环线东段。开工建设巴中经开区和巴州城区环山堰、巴州区南坝滨河路、恩阳区滨河街项目。启动巴河巴城段和张家河生态修复,全线贯通环巴河28公里健身步道。启动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巴城污水管网排查检测GIS系统等项目,新改建综合管沟5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95%以上。加强特色小镇、市级中心镇培育,积极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加快建设“四宜四有”城市,构建“一城三区三副六廊多组团”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展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全市县域内2/3的片区规划,启动村级片区划分和规划编制,优化产业、人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布局。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流转耕地占补平衡指标5000亩以上、增减挂钩节余指标3000亩以上。设立巴中农村产权交易所,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宅、宅基地等资产。

7.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三区联防、五污联治、八部联动”联防联治机制,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建设,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在63%以上。加大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市县乡三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完成重点企业、园区土壤环境风险排查,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扎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严格环境准入,扎实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地落实。持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力争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制定符合巴中实际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动核算结果应用。推进林权、水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构建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能力。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出台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制定“1+N”政策体系。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推动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

8.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加大基本民生投入。强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8%左右。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社会保险费代缴工作,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深化川渝地区社保领域开放合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设“一平台两库”,推进市级核对信息系统分中心建设运行。稳步推进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审核确认下放到乡镇(街道),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筹建区域性儿童福利院1个,建成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0个、养老服务机构5所、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6个,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严格落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8条措施,落实中小企业社保费“延、缓、降、保、补”等政策,帮助企业稳岗。落实促进就业15条措施、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鼓励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大力开发本地就业岗位,开展兜底就业,及时开发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消毒保洁、疫情监测、防疫宣传、社会工作等临时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因疫情无法返岗且确有困难的农民工。建成巴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引入驻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以上。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继续做好“双减”工作。新改扩建学校75所,建设校舍及运动场30万平方米,新增中职学位1500个,义务教育学位5000个,持续推进通江高明中学、巴州区第七小学、巴中经开区西溪沟实验小学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乡镇全民健身中心17个。加快推进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3个县(区)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建成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文化惠民工程,组建巴中市歌舞剧院,规划建设特色文化街区,启动建设秦巴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工作和第十二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9.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全力确保粮食能源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推进“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大力开展撂荒耕地整治,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优质粮油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只增不减。巩固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治理成果。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强化能源生产、运行等领域事故应急能力建设。

积极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加大对违规经营行为处置力度。加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风险管控,确保全市不良贷款占比持续下降。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依法合规使用债券,不断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细化债务化解方案,全面完成偿债目标任务。继续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持续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全域综合治理。高质量抓好森林防灭火和城乡防灭火工作。加强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抓好疫情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要求,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分级分类、分圈分层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时节风险管控,把防控责任落实到最小网格单元和市场主体,严控疫情输入和蔓延扩散。做好适宜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构建人群免疫屏障。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工作预案,提高快速有效处置局部疫情能力。

各位代表!2022年经济社会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和审查意见,苦干实干、拼搏奋斗,奋力推动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名词解释

 

1. “1+3”主导产业:“1”即文旅康养首位产业;“3”即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2. 县(区)“1+1”产业布局: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

3. 文旅新区: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4. “1+3+N”市属国企架构体系:“1”即巴中发展控股集团,“3”即巴中市国资运营集团、巴中市产业发展集团、巴中市文旅集团,“N”即N家二级子公司。

5. 巴中跑团: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零跑动”为目标,以线上“数据跑”为基础、线下“干部跑”为补充,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效能优”的政务服务“巴中跑团”队伍。

6. 三市两地一枢纽: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

7. 两主三基四向发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夯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根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根基,在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内强培育、广聚民智上持续发力。

8. 四宜四有: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有颜值、有品位、有温度、有活力。

9. “稳、防、提、创”四字策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坚持提升本领、增进效能,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创造。

10. “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个挂联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推进专班、一套推进方案、一份倒排工期表。

11. “六个一”要求:围绕每大产业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形成一套推进机制、绘制一份“作战计划”、建立一个项目库和企业库、配套一批特殊支持政策、召开一次产业发展大会。

12. “1+N”配套政策体系:“1”即一个实施意见,“N”即N个专项配套政策措施。

13. 一城三区三副六廊多组团:“一城三区”,即市中心城区及所含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三副”,即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三个市域副中心城市;“六廊”,即广元—巴中—平昌—达州、汉中—南江—巴中—南充、成都—巴中—通江—万源等三条重点城镇发展走廊,镇广高速、恩广高速、万盐高速等三条交通联系廊道;“多组团”,即文旅新区、旅游景区、巴山田园综合体等多个组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