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20 16:03信息来源:巴中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量: 【字体:  

(2023年1月3日在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吕爱国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三件大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执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市经济稳中有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呈现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新气象。
  (一)2022年计划执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2%。
  ——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下降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同比增长4.8%、6.2%。
  ——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1%以内。
  ——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2年,全市金融存贷款、工业用电量、工业和技改投资等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关联性指标稳步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受全球严重通货膨胀和国内疫情反复的双重影响,加之省内今年遭遇高温、干旱、限电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难度显著增加,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低于预期,在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基本实现了经济保持合理增速的预期目标。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稳增长政策协同发力。接续出台实施稳增长九条、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等“1+6+N”稳增长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国省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全市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7.7亿元。围绕稳市场主体,用好用活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截至11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8.31亿元、同比增长19.16%,银行业机构累计减费让利6200万元。开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收集企业问题424个,其中办结352件、正常推进72件。
  投资消费稳步增长。10个省重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投资完成率连续6个月居全省前三。预计20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8亿元、投资完成率116%,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出台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开展消费券发放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拉动消费45.6亿元。巴中万达广场、万达金街如期开业,开展“2022巴中城市购物季”“2022夏季消暑节”等活动。王府井—黄家沟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入列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平昌县被认定为“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
  上争支持成效显著。开展“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双月交账,清单制、责任制高效推进各项上争支持事项。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16.5亿元,占全省的4.9%;争取到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1.16亿元,较去年增加15.54亿元。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21个、总投资159.99亿元、基金19.22亿元。
  2.主导产业发展提速
  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加速起势。通江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恩阳区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巴州天马山等6个森林康养基地入列国家级试点。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入列第四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所有县区均入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成功举办第十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第二十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首届四川诺水河国际溶洞节等一系列文旅康养重大节会。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7.47%、15.24%。
  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建立主导产业链长制,制定白酒、肉制品、中医药等重点产业规划(行动方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家,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预计分别增长20.1%、14.8%。五粮液集团正式托管江口醇隆鼎酒业,江口醇自动灌装生产线、小角楼新厂区窖池全面投产达效。巴州区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升级为省五星级园区,国药天江药业通过审核备案中药配方颗粒品种228个。华油中蓝产值超20亿元、税收近亿元。新竣工建丰新材料、麦金地中央厨房等工业项目72个,新开工中森科蓝年产40万吨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山东龙大肉制品深加工等68个工业项目,在建巴中恩隆科技智能终端产品生产线、四川南江新兴矿业霞石新材料生产线等项目47个。
  “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提质增效。启动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新(改、扩)建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适度规模场146个,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饲养量分别增长30.2%、6.3%,茶叶产量增长25.4%。巴州鼎山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开工,雅拉德荣百亿元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海福特”肉牛核心育种场开工建设。南江县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平昌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农业园区。
  3.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成型。汉巴南铁路巴中段16座隧道全部贯通,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巴中东、西两座站房开工建设。恩阳机场通航18个城市。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建成通车,镇广高速川陕界至王坪段、通江至广安段及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等15个干线公路加快推进,南(江)苍(溪)盐(亭)、平(昌)仪(陇)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完成329.1公里、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95.4公里。
  水利工程快速推进。红鱼洞水库投运,黄石盘水库大坝主体完工,江家口水库导流洞已贯通,青峪口水库工程完成初步设计,高桥、兰草水库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湾潭河水库完成蓄水验收,二郎庙干渠二期即将开工。青龙嘴、官房沟等中型水库已完成可研审查,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一体化供水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
  能源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天然气勘探开发有序推进,预估产气量3.5亿方、产油3520吨。光伏资源量评估和测风工作序时推进,启动生物质能、南江抽水蓄能项目前期。通江燃机发电项目完成核准。巴中50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通过国家电网规划审查,220kV曾口变电站完成选址,建成恩阳玉山等3座110kV变电站和通江文胜等6座35kV变电站。布局建设充电桩118个。
  4.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持续深化国资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以市场化选聘方式引进市属国有企业经理层高端人才5名,巴中发展控股集团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持续做大农村集体经济,恩阳区天良村“127”模式获评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优秀案例。争取增减挂钩计划指标1.4万亩,完成指标交易4088亩、金额12.26亿元。市级统一法人巴中农商行正式开业。实行市区统一分税制管理,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体制改革,市县区财税分配关系更加规范。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办结时限整体提速72%。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获批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文旅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做法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创新驱动能力巩固提升。编制《巴中市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出台实施《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支持政策。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巴中分中心建成投运,新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建立省市科技创新平台47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13%。厅市共建秦巴山区牛羊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强。深入开展“投资促进提升年”行动,组建31支驻点招商工作队,常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有效对接目标企业900余家。市领导带队开展“短频快”小分队招商42次,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开展招商活动210次,引进落地高端肉制品深加工等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8个,到位资金315亿元,引进项目与主导产业契合度超70%。实际利用外资1.0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466万美元,分别增长11.3%、13.1%。
  5.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编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实施年度项目1630个、总投资51.59亿元。争创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1个,重点帮扶优秀村10个。3559户10449名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21.39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改造农村危旧房9912户。建成高标准农田33.49万亩,整治撂荒耕地12.65万亩,完成510万亩粮食、32.6万亩大豆生产硬任务。恩阳区柳林镇、通江县沙溪镇获评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恩阳区章怀山村、通江县大井坝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巴州区界牌村等10个村被列入第五批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2个,南江县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改造棚户区4449套、完成投资5.1亿元,增设既有住宅电梯330部。巴城玉堂大桥、南坝滨河路、恩阳飞凤大桥、北环线东段、杨家坝环山路建成通车。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9.5%、99.2%。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41.81%,绿化覆盖率43.46%。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建成黄家沟公交综合站充电桩31个,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40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69%。扎实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完成“三线三区”划定、24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乡发展空间规划体系更加健全。持续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成农村公路1243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恩阳区入列国家“四好农村路”培育县。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133项城乡配网升级改造工程。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探索统筹使用县域内医疗卫生编制,形成“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和运行新机制。持续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升级改建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点)2654个。
  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质量保持优良。巴中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命名全覆盖,被正式授予“全国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成为全省首个成功创建的地级市,“三市两地一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4%以上,污染天数由2021年的16天减少至2022年的13天,全年未出现夏季臭氧污染天气和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4位。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4个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
  环保问题整改成效明显。建立面对面交办、现场帮扶指导、“两书一函”督办、重点问题约谈等工作推进机制,高质高效推进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1072项第一轮中央督查、省督察和省长江经济带排查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的10项问题,其中,2项个性问题、1项共性问题已完成整改,其余7项序时推进;第二轮央督移交的115件群众环境信访件已全部办结。
  国土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全省首批林长制创新试点市建设,设置林长7284名。以“国家储备林+”为引领,全域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3个项目获批贷款25亿元,到位首笔贷款资金3.06亿元。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完成河流生态廊道建设206公里、道路生态廊道建设689公里。
  7.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70%以上、超省平均水平,省30件、市自选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诉求大起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有力有效,解决民生诉求6.3万个,进入全省根治欠薪工作红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促进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1%以内,巴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营运。统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57%、15.66%,发放困难弱势群体救助救济资金7.16亿元。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8%以上。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3.89万人、15.96万人,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扎实推进异地就医联网扩围,全面简化优化备案程序,参保群众异地就医60%以上实现直接结算。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有序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工作,撤并调整学校(校点)330个,新改扩建学校110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1.6万个。调整划分学区31个,创建省、市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30所。新(改、扩)建体育公园5个,建设乡镇全民健身中心17个。承办“划遍四川”2022年恩阳古镇龙舟公开赛、首届全省体育公园运动会等活动。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恩阳区人民医院医养园,建成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3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巴中骨科医院建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新增婴幼儿托位1038个,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5个、工作站49个,建成投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2个。
  8.安全底线织密筑牢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持续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3起,其中一般生产安全事故22起、同比下降41.5%,死亡23人、同比下降47.7%,直接经济损失1012万元、同比下降47.9%。
  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果断处置多轮输入型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实行提级管理,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健康,落实好国家“新十条”和“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平稳转段。建立灾害天气会商预警机制,避险转移59929人,成功应对9轮区域性强降雨。累计保障11.21万受极端高温干旱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用水。对824座水库、58座小水电站建立“一库一案”,组织开展防汛减灾综合演练、水库防汛抢险专项演练和山洪灾害防御演练1750场。进一步巩固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实现森林火灾事故“零发生”。谨慎防治地质灾害,处置灾(险)情25起,实现“零伤亡”。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社会治安等领域风险管控全面加强。通过清理核实销减一批、处置资产抵偿一批、预算安排偿还一批、企业自身消化一批的“四个一批”措施,有效化解隐性债务。开展金融领域突出涉稳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大攻坚”行动,对地方金融组织全面合规检查,完成整改事项17项。切实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实施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化解处理攻坚行动,对全市92个“问题楼盘”纳入台账进行集中化解处置,18个重大“问题楼盘”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7.7亿元。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竣及诸多不确定性,我市发展动能亟待加强,市场主体和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繁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久久为功,防范化解和应对处置各类风险丝毫不能放松。我们将牢牢抓住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信心决心,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22年落实市人大决议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
  始终把落实市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作为重大责任、重点任务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决议和审议意见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事项,并逐项落实到市级部门和县(区),扎实推动市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落地落实。我们切实增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办理质量提升上狠下功夫,在办理成果转化上更加注重实效,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A类建议110件、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B类建议56件、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C类建议1件,做到了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2022年全市政务系统办理的151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注重将“有益之言”转化为“有用之策”,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难点问题,统筹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人民代表的监督指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紧扣“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落实“稳、防、拼、创”四字策略,专注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三件大事”,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上,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预期工作,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总体要求,本着尊重经济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分析我市的经济走势和发展态势,统筹考虑全市的发展潜力,提出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7%、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5.5%左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1.深入挖掘内需潜力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推动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建设质量有效提升。有序推进项目投资入库,夯实投资支撑,力争省市重点项目投资高于2022年。全年新储备项目不少于500个、总投资150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开工转化率50%以上。提高制造业和社会投资项目占比,加快建设霞石新材料生产线等26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65亿元,竣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及关联项目60个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完成汉巴南铁路巴中至南充段正线主体工程,力争建成巴中东、西站房及相关配套。加快推进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广巴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
  加快镇广高速南北段、苍巴高速、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等干道建设。加快平仪、通宣开、南通万、G347通江新华大桥至巴中经开区奇章段、G244恩阳文治街道至明阳段等项目前期。推进高桥水库、兰草水库、双河水库等项目可研编制。全力推进红鱼洞水库渠系、江家口水库建设,开工青峪口水库大坝主体工程,黄石盘水库完成竣工验收,开工小通江河二期防洪治理工程等8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通江燃机发电项目、4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平昌双滩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南江大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实施汉巴南铁路巴中东牵引站220kV供电工程,启动巴中500kV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巴州曾口220kV输变电工程。新增新能源充电桩300个、5G基站500个。
  推动消费恢复提振。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0户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20户以上,培育进出口亿元以上生产型外贸企业3家。结合节日消费热点,因地制宜开展大型促销活动,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提升商业集聚区4个,打造夜经济示范街区2个、城市商圈3个。举办汽车博览会、智能家电下乡等活动,拉动大宗商品消费。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大力开拓市外市场,利用川货全国行·重庆站、西洽会、西博会等展会搭建销售平台,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西洽会等市场拓展活动,引导“巴中产”“巴中造”商品进入成渝等大中城市商圈、批发市场。
  2.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提质增效文旅康养首位产业。持续完善光雾山、诺水河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配套,高效推动文旅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文旅新区争创米仓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平昌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通江县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继续推动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和名导建设。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高品质森林康养基地,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先行区建设。高质量办好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第二十一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第二届四川诺水河国际溶洞节等节会活动。深入实施“引客入巴”计划,巩固成都、重庆、西安等周边地区客源,拓展上海、广州等航线城市客源,力争全年实现旅游人数52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460亿元以上。
  推动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逐步提高全市工业化率,推动工业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设“预制菜”产业链,以“七大产业链”细分领域为突破,集中资源打造竞争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强与五粮液、舍得酒业、王老吉等优势企业深度合作,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推进巴州区、通江县开展中药材优质单品种“352”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各县区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质量。加快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和交易集散中心,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配送基地。持续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江大河、通江兴隆等首批风电项目和南江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通江燃机项目、2.4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推动15万吨霞石新材料生产线、1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和中国西部铝制新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建立“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企业培育库,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工业企业2户,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户以上。
  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扩大巴山肉牛养殖规模,新(改、扩)建适度规模牛场100个、存出栏增长20%以上。新(改、扩)建规模羊场40个,南江黄羊存出栏增长8%以上。利用坡地、林地新增枳壳、杜仲等优质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改造低产低效茶园3万亩。支持县区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升星,争创省星级园区3个。培育国家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做强“巴食巴适”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推进特色农产品进商超、进电商。
  全力推动园区做大做强。开展工业园区提质增量行动,完善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配套,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园区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全力申报建设巴中曾口-金堂化工园区、平昌石龙门化工园区、省级优质白酒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曾口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金华-自贡-巴中产业协作示范园、临港产业园二期、巴州循环经济企业孵化园二期等专业园区。开展农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巩固南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果,持续提升巴州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平昌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等省星级农业园区,新增国省现代农业园区2个。
  3.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财政改革“三项行动”,加快完善综合统筹、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加大薪酬体系改革和绩效考核力度,提高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AA+信用主体联动和撬动作用,加快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入市改革,加快推动成都农交所巴中分公司稳健运行,稳妥推进南江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成全国农村改革整市试点验收。推进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深入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森林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试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5%以上,争创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城市。围绕全市“1+3”主导产业和“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争取实施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研发创新平台4家以上,新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10户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力争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50亿元以上。推动8家以上企业申报纳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重点培育扶持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尽快上市。加快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巴基地建设,推动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巴开展研发项目合作。推进厅市共建秦巴山区牛羊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巴中科技基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投入使用。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与浙江省金华市东西部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加强与重庆市北碚区、上海市松江区等友好城市合作。接续推动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市际合作协议、一体化事项落地见效。继续实施“投资促进提升年”行动,加大外抓招引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全流程工作机制。密切跟促农夫山泉、太极集团等重点优质意向投资企业,力争签约落地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到位国内市外资金不低于3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资480万美元以上。开展产业链攻坚行动,每条产业链培引1-2家链主企业,招引项目重点产业关联度达70%以上、工业项目达70%以上。
  扎实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在全市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展涉企收费、涉企执法专项检查行动,逗硬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召开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季度座谈会,切实为企纾困解难。加快建成“巴中跑团”线上服务平台,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机制,充实“跑手”队伍,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代办服务。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把更多接得住、办得好的县级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委托下放乡镇街道办理。全面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动态清理招商引资政府承诺事项兑现情况。制定激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5万户,民间投资增长7%以上。
  4.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1+34”政策落地,完善动态监测和帮扶体系,织密织牢“五级网格”“四个全覆盖”防护网,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监测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坚决防止“漏测失帮”。抓好就业帮扶、消费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动态消除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聚焦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和重点帮扶优秀村创建目标,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对标落实,推进“三个一批”村建设,争创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1个、优秀村10个。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改造农村危旧房8000户。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整治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7条,完成69%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畅通乡村交通运输微循环,新建农村公路815公里,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支持巴州区和通江县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恩阳区创建全省“金通工程”样板县。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体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22个、背街小巷10条,完成既有住宅增设电梯300部。开展中心城区内涝整治、城镇燃气管道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江北江南片区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中坝、杨家坝环山堰工程,推进市污水迁建厂二期、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动态升级改造中心城区市政道路,建设状元桥片区综合停车场,增设一批公共停车位。实施张家河、巴河生态修复等项目,建成巴中经开区湿地公园,打造中心城区“微景观”“口袋公园”10处,争创国家级、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动全市122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全覆盖,巴中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建成投运。建立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建成GIS系统及县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化平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1个、市级中心镇3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8.2%。
  强化县域经济支撑。大力发展县区“1+1”主导产业,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县域工业经济比重,指导各县区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工业新兴增长极。持续推进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新增债券等财力下沉县区力度。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绩效考评机制,集成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县区在全省同类县区中创先争优、晋级升位。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5.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稳步推进“双碳”行动。分领域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能源消耗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实施园区节能减碳工程,启动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园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政府投资房建项目实施钢结构装配式建设模式。深入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社区创建。加快城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电气化清洁替代,新增和更新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100%。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力争全市90%以上的机关创建成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成可回收分拣中心、有害垃圾储存库建设,扩大县城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要求,开展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加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扎实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地。加快推动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认真做好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第三轮省级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晰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搭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运用。深入推进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启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探索构建碳普惠机制,促进地方碳汇交易。着力打造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通江银耳等一批生态产品品牌,培育父亲原乡、“黄羊+金银花”产业园等试点示范点位,加快生态价值转化。
  6.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加大基本民生投入。推动民生支出稳步增长,办好省市民生实事。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5万人、14万人、1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推进乡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力争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乡镇覆盖率达100%。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持续深入实施关爱未成年人“七大行动计划”,新增婴幼儿托位2112个。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维护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提升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市。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促进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100万人、回引创业1000人以上。推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全力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推动巴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省级园区。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撤并调整中小学及幼儿园130所、新(改、扩)建70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000个以上、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以上。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四质工程”,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成49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积极筹备市第六届运动会、光雾山森林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持续推进健康巴中建设,加快省级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市级传染病医院(巴中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支持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乙等专科医院,加快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开展四川省第三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开展好送文化下乡、精品剧目进巴中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出更多反映巴文化、红军文化的优秀作品。全力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7.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全力确保粮食能源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推进“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加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监管力度,全面推行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坚持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粮食播面稳定在51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90万吨以上。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4.6万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粮经复合种植,促进粮油播面、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强化能源生产、运行等领域事故应急能力建设。
  积极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格按照优化“二十条”、“新十条”措施,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常态清收不良贷款,强化失信惩戒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实施债务风险等级降级行动,坚决遏制隐形债务增量,保障政府债务按时还本付息;严格执行化债计划,持续推进隐性债务偿还化解,坚决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聚焦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加强矿山企业常态监管,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盗采行为。着力提升应急救灾能力,建强“一主两辅”基层救援队伍,支持发展社会应急力量,优化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推动自然灾害智能监测系统建设,深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运用。
  各位代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和审查意见,苦干实干、拼搏奋斗,奋力推动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名词解释
  “1+6+N”稳增长政策措施:“1”即《巴中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九条政策措施》,作为全市稳增长政策的引领性文件;“6”即6个配套专项政策文件,包括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促进制造业项目投资措施、“转企升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外贸发展措施、新一轮促进消费增长措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城一策”工作方案;“N”即其他重点领域稳增长政策措施。
  “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和茶叶。
  专精特新: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四好农村路: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路建设。
  财政改革“三项行动”:债务风险等级降级行动、财政安全运行能力提升行动、财政产业专项资金整合行动。
  全市“1+3”主导产业:“1”即文旅康养首位产业;“3”即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巴中跑团:以企业和群众“零跑动”为目标,以线上“数据跑”为基础、线下“干部跑”为补充,组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效能优”的政务服务“跑团”队伍。
  口袋公园: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
  县区“1+1”主导产业: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巴州区“现代服务业+食品医药”,恩阳区“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南江县“文旅康养+新能源新材料”,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平昌县“食品饮料+机械制造”。
  “两高一低”项目: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关爱未成年人“七大行动计划”:以铸魂、健体、减负等内容为重点的“强国有我成长计划”;以家庭监护教育、指导、监督等内容为重点的“家庭监护提能计划”;以规范上网载体、净化网络空间、引导上网行为等内容为重点的“清网整治护航计划”;以减少留守现象、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关爱服务等内容为重点的“爱心圆梦温暖计划”;以预防、惩处、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法律关爱服务等内容为重点的“法治护苗关爱计划”;以配强基层工作力量、落实司法保护职责、强化教育引导和保护职责及未成年人社会组织培育、提升儿童福利工作者业务能力等内容为重点的“护苗力量提升计划”;以建立完善制度、优化审核程序、加大关爱力度等内容为重点的“一路同行护苗计划”。
  教育“四质工程”:品质塑魂、潜质赋能、体质强身、慧质筑基。
  田长制: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网站地图
电话:0827-5233892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中段16号
蜀ICP备20009429号-1 川公网安备 51190202000320号网站标识码:5119000058